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重聚焦点

 什么使教会成为教会?或换另一个角度提问-失去了什么,会使教会不再成为教会?对这个“什么”的把握,就是教会拥有明确焦点的原因。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焦点在那里。

教会是什么?这是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定义为:教会是所有时代一切真信徒的团体。换一句话来说,所谓教会,就是所有藉基督的死和复活而得救的人。这个教会定义极其重要,因为它将教会与一般组织完全分别出来。教会不是出于人意,而是神的工作。

这样,我们要问的是神设立教会的目的是什么?或说神赋予这群得救的人什么任务?答案是:服事!教会乃是效法她的主,她的元首耶稣基督服事神,服事信徒和服事世人(太二十28)。因此教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敬拜神(弗一12;西三16),建立门徒(弗四12-13;西一28),传福音与行恩慈(太二十八19;路四40)。我们必须把这三个目的,看为一个焦点;一个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教会因其本质所带来的不变焦点。因为若将之分为三个焦点,我们就会顾此失彼。将敬拜视为首要焦点,忽略另两个目的,就必定成为不成熟和内化的教会。把培育门徒的目的驾凌于另两个目的之上,必定产生空有圣经知识,而无活泼喜乐灵性的教会。把传福音与行恩慈视为教会惟一焦点也必成为肤浅,自义,不圣洁的教会。

所谓强健的教会,必定拥有这个清晰的焦点,在这三个领域里平衡的显出美好的事工来。以这样的标准环视马来西亚教会,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会并不多。不管什么组织,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焦点。因为失去了焦点,就无法发挥其当有的影响力。在马来西亚,圣经里著名的光盐作用迟迟未见,这是否表示许多教会并没有清晰的焦点?

要到什么时候,教会才能够重聚焦点,以致不再那么“壁垒分明”,给人刻板印象的认为传统教会重知识,灵恩教会重经验,华人教会重祷告,英文教会重行动?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打破教会与文化相对的桎梏,突破信仰与政治相对的框框?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坚定合一的坚守真道,同时又彼此欣赏各自的不同与多元?要到什么时候?要到我们都谦卑的回到圣经,顺服圣经的命令,重聚焦点的时候。

在这个资讯爆炸,道德相对,肤浅包容,娱乐至上,世俗,自我,自恋的时代,教会就其本质与存在目的,应该成为一股合一的力量,藉着无畏的敬拜,生命的培育,美好的见证在信仰、政治、教育、文化,发挥光盐作用,彰显神的智慧,奇妙和美善。

(原稿刊载于《博爱心旅》第84期,2月号)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动物的代表?!


拜网络的进步所赐,虐猫女的事件曝光以后,此女子顿时成了过街老鼠,更连累家人跟着受苦。我没有上网看她如何残忍的对待小猫,因为于心不忍。类似这类事件我都选择不看。何必因为网络的进步折磨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其黑暗面,视乎何时爆发,或以何种形式彰显而已。我认为这种虐待比自己弱小的动物或小孩的行为,是出于懦弱,无知甚至是一种天真(野蛮)的罪。一个失衡,压抑,不文明的社会,遭殃的往往是最贫穷、弱小的人-如小孩、残障者,当然也包括动物。

虐猫女的行为令人讨厌,然而可幸的是她终于“自首”认错。无论是因为舆论压力,或不愿连累家人,又或是真的良心发现,她的公开认错是合宜的。这不失为懦弱者极有勇气的表现。希望她经过这一次的经历,能够帮助她更勇敢的面对自己,免得将来犯下更严重的错误。

然而比较起来,挂着雪隆爱心及关怀协会主席头衔的杰万的言行举止与虐猫女的虐猫行为一样野蛮。若说虐猫女需要接受心理辅导,杰万先生又何尝不是?杰万扬言:“我们要弄断她的脚跟腿,让她尝尝这痛苦的滋味。我不打女人,我都会叫其他女人打她!”(这句话可以和“我爸是李刚!”遥遥相对,只是较为长篇累赘)。语毕,其他所谓的爱护动物活跃分子跟着起哄,现场顿时比动物还要动物,有者甚至要冲上行动党服务中心捉拿虐猫女。

这群所谓动物的代表极为野蛮,无理性和自大。我不明白虐猫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道歉以外,为什么还要特别向这群人当面道歉?其中的逻辑关系在哪里实在让我抓破头都理不清。难道就因为他们是某某某关怀动物协会或活跃分子?就因为关怀,所以野蛮有理?就因为活跃,所以顿时成为代表?雪隆爱心及关怀协会找了一个脑袋糊成一团的人来当主席真是不幸;动物们无故被一群比自己更野蛮的人强行任命自己为代表就更是悲哀。

基于他们的言行,或许我们可以要求这群动物的代表向全人类与动物公开道歉。可千万不要当面道歉,我们实在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