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

我们没有界线吗?


界线(boundary)很重要。界限关乎安全和尊重,更是关乎自由。因为有明确界限,才能带来真正尊重和自由。每一个人都需要立界线,这不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保护和尊重。所以,当人踩到我们的界线(底线)时,我们会感到被侵犯,被伤害,因此会忿怒,继而回应或还击。

个人认为,没有界限的终极状态或许就是无政府状态,各人作自己看为对的事。很多人以为这是自由的最高表现,但恰恰相反。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只有强大者有所谓的“自由”,弱者就只有被欺压霸凌的份。所以,一个国家的法律是人民的最后保障。执法部门应该秉公办案,法庭则必须尽上所有力量给于最公平的判决。因为这是合法,更是解决纷争最好的,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判决如何,各造都必须接受,纷争就能平息。但是,如果执法不彰,法庭不公,那么忿怒的情绪必会高涨,问题非但不能平息,更会扩大。因为维护正义和公正的篱笆都被拆毁了,界线已遭践踏。

马来西亚人民没有界线吗?我们纵使善良,但绝不是懦弱!我们虽然包容性强,但绝非愚蠢糊涂!执法单位和法庭最近的判决就是不断的在拆毁公正的围篱,践踏人民的界线。不顾历史,理性证据的阿拉判决,不需查明动机的阿坦杜雅炸尸案,还有跟早以前的赵明福案件也被列为悬案,而到目前为止反贪会三狼还没有受到任何对付。一马公司的糊涂账,六千吨白米变蛀米的案件,警方都选择性的不看不查,反之异议者被警告,报案者被拘留?

目前,最明显的莫过于反对党领袖安华又再一次以不自然性行为的条例下送进监狱。对我来说,即或是安华确有不自然性行为,这判决仍然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迫害!因为证据模糊,再加上双重标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有不自然性行为者都被提控。光碟政要在不自然性行为的定义下为何不被提控?为什么只有安华在这个罪行下被提控入罪?

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对安华为人有所保留,以致看不清状况。我要说的是,你对一个人的人格有所保留,不表示这个人就必须被送进监狱。也不表示不合理不公正的的判罚是正确的。就算是一个公认的坏人,若被冤枉陷害入狱,法庭还是逃不脱不公正的罪名。你绝对不能因为你讨厌这个人,你就能接受司法的不公。公正是我们不能践踏的界线,否则我们和摆布司法的执政者没有什么两样!

马来西亚人没有界线吗?最近这些不公判罚还没有踩到我们的底线吗?真是要等到灾祸临到门前才担忧忿怒吗?岂不知早在围篱被拆毁时,我们的安全,保障,尊严和自由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马来西亚人没有界线吗?我们应该忿怒!我们应该还击!

2015年3月6日星期五

上街吗?


我是马来西亚人。这里一切都好。我爱这片土地。
但是我爱的马来西亚已经变成司法不公,公义难以伸张的国家!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贪污。
金钱扭曲了司法的天平和砝码,也扭曲了真理,公义,人情,常识和逻辑。
所以我爱的马来西亚不断闹出本国国民笑不出来的笑话。

上街吗?上!有用吗?不知道!
但除了上街我还能怎么样?除了上街我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执法和司法部门都不好好运作你还有什么办法?
上街或许出于无奈,但这无奈恰恰证明我活着!我有血有肉!

我告诉你,如果要,你一定可以找出一千个不上街的理由(危险,没时间,不合法,怕,累,很远....),但这或许正是一千个让马来西亚成为现在这个模样的理由!

若我们没有尽上做人的责任与义务,容让天平倾斜,真理扭曲,那我们就得接受生活在扭曲不平里,这很逻辑。那么就不需要埋怨了,好好的苟活吧!

但如果你不满意,不愿妥协,就请你在忿怒中整理出一个理由,就让这个理由带你上街吧!

至于我。我上街的理由有很多,但都可以总结为一个诉求: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再思成长


种子,落到土后发芽,成为树苗,再成为小树,再长成大树,结出果子,留下种子。蝴蝶生下卵,幼虫破卵而出,再成为蛹,化为茧,最后羽化并破茧而出,成为美丽蝴蝶。成长,是生物的自然律。人也是如此,但更为复杂。人的身体有其成长过程,心理层面亦然。所以,说到人的成长过程,就不只是谈其生理层面,也包括心理层面的成长。

孩童需要在健康的环境和关系中成长。他们除了需要饮食的供应,更需要父母的关爱,拥抱和指引。幼童一开始都是透过游戏和玩乐,探索世界也建立自己。藉着不间断的尝试,他们学习思考、发挥创意、解决问题、建立自信(包括性别自信),培养兴趣和学习与人互动;这些有助于孩童人格和品格的养成。父母在此阶段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与适当的指引,让孩童得以正确的宣泄情绪,以及学会分享、沟通和表达。这样,孩子能更快地适应正规教育的环境,也能快乐学习。显然的,生命需要经历身心灵的成长达至成熟。成熟,最基本的是个人能够自主独立,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良好品格与情绪管理能力。这正是学校教育学生与父母教导孩童的重要目标。

我们需要省思,目前的教育或教养目的是否明确?我们是否明白人的成长过程有其不同的阶段?否则,我们很可能忽略孩童的心理成长,以致于拔苗助长,给予孩童错误的价值观和不健康的自我形象。这会造成孩子生理虽然成熟,心理却面对障碍,停留在某个阶段,无法成长。

日前,看到中国一则新闻让我感到非常痛心。武汉一对夫妇溺爱女儿,把她宠成任性的小公主。13岁的女儿得知母亲怀孕后,经常发脾气,更以逃学和拒绝考试等异常的行为威胁父母。然后,还激烈到搞自残和闹自杀。最终,已怀孕135天的母亲“逼于无奈”地到医院接受堕胎手术。这女生在生理上虽已进入青春期,但心理却有严重的障碍,急需给予适当的教导和辅导。不过,此问题的根源,则其父母难辞其咎(这可从这对夫妇最终的决定看出端倪)。问题父母,加上错误的教养方式,造就心理异常的女儿。从这件事来看,若再不作出改变和补救,这女孩的未来将面对极大的困难。

最近国内报刊一则新闻也让我感到担忧。这新闻标题是“51本作业簿没问题--铁山中华董家协家长力挺校方”。事情起因源于峇株巴辖铁山中华学校在网上被批评为全马作业簿数量最多的华小,所以该校董家协和该校12名六年级学生家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力挺校方,认为孩子全年51本作业簿的情况并无问题。

其实,51本作业簿真的没有问题吗?是孩子认为没有问题还是家长?深一层来探讨,补习近乎成为常态的国家,其教育体系真的没有问题吗?充斥作业簿的学习环境真的能够让孩子在心智上健康成长吗?事实上,衡量孩子的成长和个人的成熟,其标准不能化约为分数和成绩。我国父母和教育部是否明白教育至终的目的?我们是否明白人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并适当与适时的给予教导?倘若父母不明白,还以怕输心态和成绩至上等错误的观念推动孩子,再加上教育体系又舍本逐末,忽略教育本质的目的,那么受苦的是孩子,也是我们的未来。关于成长,还望各位慎思,再思。

文章刊载于《博爱心旅》第108期,2月号